理论试卷7
-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中,燃料箱加注的是
- A. 汽油与滑油的混合物
- B. 滑油
- C. 汽油
- 常规布局固定翼无人机要实现向左滚转和上仰姿态,舵面的偏转方向应该是
- A. 副翼左下右上,升降舵向上偏
- B. 副翼左上右下,升降舵向下偏
- C. 副翼左上右下;升降舵向上偏
- 关于升阻比和载荷因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最小阻力迎角下飞行,可以获得最大的升阻比
- B. 升力与重力的比值称为载荷因数
- C. 载荷因数与升阻比成正比
- 大多数多旋翼飞行器自主飞行过程利用( )实现高度感知
- A. GPS
- B. 超声波高度计
- C. 气压高度计
- 发动机火花塞岀问题则会( )
- A. 无法启动
- B. 突然熄火
- C. 以上都有可能
- 无人机上的仪表、压力计管路和所有承压软管,应能承受( )规定最高工作压力的1. 5倍的压力而无渗漏
- A. 不大于
- B. 等于
- C. 不小于
- 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空气压力
- A. 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反比
- B. 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正比
- C. 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温度乘积成正比
- 对于空气密度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
- B. 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反比于绝对温度
- C. 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正比于绝对温度
- 空气的密度
- A. 与压力成反比
- B. 与压力成正比
- C. 与压力无关
- 在大气层内,大气压强
- A. 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 B. 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C. 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
- 下列不是影响空气粘性的因素是
- A. 空气的流动位置
- B. 气流的流速
- C. 空气的粘性系数
- .空气动力学概念中,空气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
- A. 空气的压缩性
- B. 空气的粘性
- C. 空气的粘性和压缩性
- 流体的粘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 A. 气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 液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C. 液体的粘性与温度无关
- 国际标准大气的定义是什么
- A. 对流层附近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1.225 kg/m3
- B. 海平面附近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1.225 kg/m3
- C. 地表层附近常温常压下空气的密度1.225 kg/m3
- 飞机迎角减小,压力中心的位置会
- A. 前移
- B. 后移
- C. 保持不变
- 飞机转弯的向心力是
- A. 飞机升力的水平分力
- B. 方向舵上产生的气动力
- C. 飞机的拉力
- 根据机翼的设计特点,其产生的升力来自于
- A. 机翼上下表面的正压强
- B. 机翼下表面的正压和上表面的负压
- C. 机翼下表面的负压和上表面的正压
- 关于平凸翼型的剖面形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 B. 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 C. 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 国际标准大气的物理参数的相互关系是
- A. 体积不变时,压力和温度成正比
- B. 压力不变时,体积和温度成反比
- C. 温度不变时,压力与体积成正比
- 一定质量的气体具有下列特性
- A. 压力不变时,体积和温度成反比
- B. 体积不变时,压力和温度成正比
- C. 温度不变时,压力与体积成正比
- 从地球表面到外层空间,大气层依次是
- A. 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中间层和散逸层
- B. 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散落层
- C.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 对流层的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为
- A. 11公里
- B. 16公里
- C. 公里
- 下列叙述属于平流层的特点是
- A. 空气中几乎没有水蒸气
- B. 空气没有上下对流
- C. 高度升高气温下降
- 下列叙述不属于平流层的特点
- A. 温度大体不变,平均在-56. 5°C
- B. 空气上下对流激烈
- C. 空气中的风向、风速不变
- 在对流层内,空气的温度
- A. 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
- B.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C. 随高度增加而隆低
- 层流翼型的特点是
- A. 前缘半径大,后部尖的水滴形
- B. 前缘尖的菱形
- C. 最大厚度靠后
- 当空气在管道中低速流动时.由伯努利定理可知
- A. 流速大的地方,静压大
- B. 流速大的地方,静压小
- C. 流速大的地方,总压大
- 计算动压时需要哪些数据
- A. 空气密度和速度
- B. 空气密度和阻力
- C. 大气压力和速度
-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
- A. 适用于可压缩和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管流
- B. 只适用于不可压缩流体的稳定管流
- C. 只适用于理想流体
- 下列叙述与伯努利定理无关的是
- A. 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力大
- B. 气流沿流管稳定流动过程中,气流的动压和静压之和等于常数
- C. 气流低速流动时,流速与流管横截面积成正比
- 气体的连续性定理是哪个定律在空气流动过程中的应用( )
- A. 能量守衡定律
- B. 牛顿第一定律
- C. 质量守衡定律
- 流体在管道中稳定低速流动时,如果管道由粗变细,则流体的流速
- A. 保持不变
- B. 增大
- C. 减小
- 亚音速气流流过收缩管道,其气流参数如何变化
- A. 流速增加,压强增大
- B. 速度降低,压强下降
- C. 流速增加,压强下降
- 伯努利方程的使用条件是
- A. 只要是理想的与外界无能量交换的流体
- B. 必须是理想的、不可压缩、且与外界无能量变换的流体
- C. 只要是理想的不可压缩流体
- 对低速气流,由伯努利方程可以得出
- A. 流管内气流速度增加,空气静压减小
- B. 流管截面积减小,空气静压增加
- C. 流管内气流速度增加,空气静压也增加
- 流体在管道中以稳定的速度流动时,如果管道由粗变细,则流体的流速
- A. 减小
- B. 保持不变
- C. 增大
- 关于动压和静压的方向,以下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动压和静压都作用在任意方向
- B. 动压作用在流体的流动方向,静压作用在任意方向
- C. 动压和静压的方向都是与运动的方向一致
- 伯努利方程适用于
- A. 适用于各种速度的气流
- B. 低速气流
- C. 高速气流
- 下列关于动压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动压和速度成正比
- B. 总压与静压之差
- C. 总压与静压之和
- 测量机翼的翼展是从
- A. 机身中心线到翼尖
- B. 机翼前缘到后缘
- C. 左翼尖到右翼尖
- 机翼的安装角是
- A. 翼弦与机身纵轴之间所夹锐角
- B. 翼弦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
- C. 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的夹角
- 机翼1/4弦线与垂直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机翼的
- A. 后掠角
- B. 安装角
- C. 上反角
- 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
- A. 相对厚度
- B. 相对弯度
- C. 最大弯度
- 翼型的最大弯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
- A. 相对弯度
- B. 最大厚度
- C. 相对厚度
- 影响翼型性能的最主要的参数是
- A. 翼型的厚度和弯度
- B. 弯度和前缘
- C. 前缘和后缘
- 具有后掠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 A. 俯仰力矩
- B. 不产生任何力矩
- C. 滚转力矩
- 具有上反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 A. 不产生任何力矩
- B. 俯仰力矩
- C. 偏航力矩
- 对于非对称翼型的零升迎角是
- A. 一个小的负迎角
- B. 一个小的正迎角
- C. 失速迎角
- 飞机飞行中,机翼升力等于零时的迎角称为
- A. 零迎角
- B. 零升迎角
- C. 失速迎角
- 为了飞行安全,飞机飞行时的升力系数和迎角一般为
- A. 最大升力系数和小于临界迎角的迎角限定值
- B. 小于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的两个限定值
- C. 最大升力系数和临界迎角最大
- 对一般翼型来说,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当翼剖面有一个正迎角时,上翼面处的流速小于下翼面处的流速
- B. 当迎角为零时,升力不为零
- C. 当翼剖面有一个正迎角时,上翼面处的流线比下翼面处的流线疏
- 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水平分量
- A. 保持不变
- B. 增大
- C. 减小
- 如果对称机翼相对来流仰头旋转了一个迎角,驻点
- A. 不会移动
- B. 稍稍向前缘的上表面移动
- C. 稍稍向前缘的下表面移动
- 从原点作极曲线的切线,切点所对应的迎角值是
- A. 最小迎角
- B. 有利迎角
- C. 最大迎角
- 亚音速气流经过收缩管道后
- A. 速度增加,压强下降
- B. 速度降低,压强下降
- C. 速度增加,压强增大
- 超音速气流经过收缩管道后
- A. 速度增加,压强下降
- B. 速度降低,压强增大
- C. 速度增加,压强增大
- 飞机飞行中,空气表现出来的可压缩程度
- A. 只取决于飞机飞行当地的音速
- B. 和飞机飞行的速度(空速)以及当地的音速有关
- C. 只取决于飞机的飞行速度(空速)
- 飞机机翼的焦点指的是
- A. 升力的着力点
- B. 附加升力的着力点
- C. 重力的着力点
- 通过改变迎角,无人机驾驶员可以控制飞机的
- A. 升力、空速、阻力
- B. 升力、拉力、阻力
- C. 升力、空速、阻力、重量
- 对于带襟翼无人机,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 ),阻力将( )
- A. 增大、增大
- B. 增大、减小
- C. 减小、减小
- 放全襟翼下降,无人机能以
- A. 较大的下降角,较小的速度下降
- B. 较大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 C. 较小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飞行器飞行时阻力是可以避免的
- B. 每次翼型或迎角的变化都不会改变飞机的阻力
- C. 了解飞机阻力是如何产生的并如何去减小它是很重要的
- CL=l.3和CL=1.0
- A. 产生升力相等
- B. 前者产生更大升力
- C. 后者产生更大升力
- 飞机平飞遇垂直向上突风作用时
- A. 阻力将增大
- B. 升力将增大
- C. 升力将减小
- 飞机在地面效应区时,引起的气动力变化是
- A. 升力增大、阻力减小
- B. 升力减小、阻力增大
- C. 升力增大、阻力增大
- 转弯时,为保持高度和空速,应
- A. 增大迎角、减小拉力
- B. 减小迎角、增大拉力
- C. 增大迎角和油门
- 飞机转弯时,坡度有继续增大的倾向,原因是
- A. 转弯外侧阻力比内侧的小
- B. 转弯外侧升力比内侧的大
- C. 转弯外侧阻力比内侧的大
- 在定高直线飞行中,下面关于飞机升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速小时必须减小迎角,以产生适当的升力来保持高度
- B. 空速大时必须增大迎角,以产生适当的升力来保持高度
- C. 空速大时必须减小迎角,以产生适当的升力来保持高度
- 气流产生下洗是由于
- A. 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的影响
- B. 分离点后出现旋涡的影响
- C. 转振点后紊流的影响
- 在翼型后部产生涡流,会造成
- A. 压差阻力增加
- B. 升力增加
- C. 摩擦阻力增加
- 当迎角达到临界迎角时
- A. 升力突然大大降低,而阻力迅速增加
- B. 升力和阻力同时大大增加
- C. 升力突然大大增加,而阻力迅速减小
- “失速”指的是
- A. 飞机速度太快
- B. 飞机以大于临界迎角飞行
- C. 飞机失去速度
- 飞机升力的大小与空气密度的关系是
- A. 空气密度成正比
- B. 空气密度成反比
- C. 空气密度无关
- 飞机升力的大小与空速的关系是
- A. 与空速无关
- B. 与空速成正比
- C. 与空速的平方成正比
- 飞机在飞行时,升力方向是
- A. 与翼弦垂直
- B. 与地面垂直
- C. 与相对气流速度垂直
- 飞机在平飞时,载重量越大其失速速度
- A. 与重量无关
- B. 角愈大
- C. 越大
- 当飞机减小速度水平飞行时
- A. 减小迎角以减小阻力
- B. 增大迎角以提高升力
- C. 保持迎角不变以防止失速
- 增大翼型最大升力系数的两个因数是
- A. 厚度和机翼面积
- B. 厚度和弯度
- C. 弯度和翼展
- 飞机上不同部件的连接处装有整流包皮,它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小干扰阻力
- B. 减小摩擦阻力
- C. 减小诱导阻力
- 飞机上产生的摩擦阻力与什么困素有关
- A. 仅与大气的温度有关
- B. 与大气的粘性、飞机表面状况以及周围气流接触的飞机表面面积有关
- C. 与大气可压缩性有关
- 减小飞机外型的迎风面积,目的是为了减小飞机的
- A. 摩擦阻力
- B. 压差阻力
- C. 诱导阻力
- .没有保护好飞机表面的光洁度,将增加飞机的哪种阻力
- A. 干扰阻力
- B. 摩擦阻力
- C. 压差阻力
- 增大飞机机翼的展弦比,目的是减小飞机的
- A. 诱导阻力
- B. 压差阻力
- C. 摩擦阻力
- 合理布局飞机结构的位置,是为了减小
- A. 压差阻力
- B. 干扰阻力
- C. 摩擦阻力
- 下列哪项对飞机阻力大小影响不大
- A. 飞机的安装角和上反角
- B. 飞机的翼型和平面形状
- C. 飞行速度、空气密度、机翼面积
- 下列哪项与飞机诱导阻力大小无关
- A. 机翼的根尖比
- B. 机翼的翼型
- C. 机翼的平面形状
- 减小干扰阻力的主要措施是
- A. 部件连接处釆取整流措施
- B. 把暴露的部件做成流线型
- C. 把机翼表面做的很光滑
- 下列关于压差阻力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物体的最大迎风面积越大,压差阻力越大
- B. 物体的最大迎风面积越大,压差阻力越小
- C. 物体形状越接近流线型,压差阻力越大
- 下列关于诱导阻力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把暴露在气流中的所有部件和零件都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 B. 在飞机各部件之间加装整流包皮,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 C. 增大机翼的展弦比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 有些飞机的翼尖部位安装了翼稍小翼,它的功用是
- A. 减小诱导阻力
- B. 减小摩擦阻力
- C. 减小压差阻力
- 飞机升阻比值的大小主要随下列哪项因素变化
- A. 机翼面积
- B. 飞行速度
- C. 飞行迎角
- 下列正确的是
- A. 飞机的升阻比越大,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越好
- B. 飞机的升阻比越小,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越好
- C. 飞机的升阻比越大,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越差
- 减少飞机摩擦阻力的措施是
- A. 保持飞机表面光洁度
- B. 增大后掠角
- C. 减小迎风而积
- 公式L=Wg
- A. 适用于飞行器下滑过程
- B. 适用于飞行器爬升过程
- C. 都不适用
- 影响升力的因素
- A. 都是
- B. 飞行器的尺寸或面积、飞行速度、空气密度
- C. CL
- 下列错误的选项是
- A. 黏性阻力是由于空气和飞行器表面接触产生的
- B. 形状阻力是由于空气和飞行器表面接触产生的
- C. 蒙皮摩擦阻力是由于空气和飞行器表面接触产生的
- 在涡阻力等于其他阻力和的地方
- A. 阻力达到最小值
- B. 阻力达到极小值
- C. 阻力达到极大值
- 常规布局飞机失速时
- A. 机翼向上的力和尾翼向下的力都降低
- B. 机翼向上的力和尾翼向下的力都增加
- C. 机翼向上的力和尾翼向下的力恒都为零
- 在相同飞行速度和迎角情况下,翼面不清洁或前缘结冰的机翼升力
- A. 等于基本翼型升力
- B. 小于基本翼型升力
- C. 大于基本翼型升力
- 飞机前缘结冰对飞行的主要影响
- A. 相同迎角,升力系数下降
- B. 增大了临界攻角,使飞机易失速
- C. 增大了飞机重量,便起飞困难
- 下列关于升阻比的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升阻比成线性增加
- B. 升力系数达到最大时,升阻比也达到最大
- C. 升力和阻力之比升阻比达到最大之前,随迎角增加
- 飞行中操作扰流板伸岀
- A. 增加飞机抬头力矩,辅助飞机爬升
- B. 增加机翼上翼面的面积以提高升力
- C. 阻挡气流的流动,增大阻力
- 前缘缝翼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小阻力
- B. 增大机翼升力
- C. 放出前缘缝翼,可增大飞机的临界迎角
- 打开后缘襟翼既能增大机翼切面的弯曲度,又能增加机翼的面积,继而提高飞机的升力系数,这种襟翼被叫做
- A. 简单式襟翼
- B. 后退式襟翼
- C. 分裂式襟翼
- 飞机着陆时使用后缘襟翼的作用是
- A. 增加飞机的升力
- B. 增加飞机的稳定性
- C. 提高飞机的操纵灵敏性
- 当后缘襟翼放下时,下述哪项说法正确
- A. 既增大升力又增大阻力
- B. 只增大阻力
- C. 只增大升力
- 飞机起飞时后缘襟翼放下的角度小于着陆时放下的角度.是因为
- A. 后缘襟翼放下角度比较小时,机翼的升力系数增加的效果大于阻力系数增加的效果
- B. 后缘襟翼放下角度比较大时,机翼的阻力系数增加,升力系数不增加
- C. 后缘襟翼放下角度比较小时,机翼的升力系数增加,阻力系数不增加
- 根据机翼升力和阻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岀,通过增大机翼面积来增大升力的同时
- A. 阻力不变
- B. 阻力也随着增大
- C. 阻力减小
- 利用增大机翼弯度来提高机翼的升力系数,会导致
- A. 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后移,减小临界迎角
- B. 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前移,加大临界迎角
- C. 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前移,减小临界迎角
- 使用机翼后缘襟翼提高升力系数的同时.临界迎角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放下后缘襟翼时,在上下翼面之间形成了缝隙
- B. 放下后缘襟翼时,增大了机翼的弯度
- C. 放下后缘襟翼时.增大了机翼的面积
- 增大机翼弯度可以增大机翼升力的原理是
- A. 加快机翼后缘气流的流速
- B. 使附面层保持层流状态
- C. 加快机翼前缘上表面气流的流速
- 前缘缝翼的功用有
- A. 增加飞机的稳定性
- B. 增大机翼的安装角
- C. 增大最大升力系数
- 下列关于扰流板的叙述哪项说法错误
- A. 可代替副翼实现飞机横向操纵
- B. 扰流板可作为减速板缩短飞机滑跑距离
- C. 可辅助副翼实现飞机横向操纵
- 飞机横向平衡中的滚转力矩主要包括
- A. 水平尾翼力矩
- B. 机翼升力力矩
- C. 机翼阻力力矩
- 常规布局飞机的主要舵面指的是
- A. 方向舵、襟翼、缝翼
- B. 升降舵、方向舵、副翼
- C. 升降舵、方向舵、襟翼
-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
- A.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
- B.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
- C. 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
- 通过一个收缩管道的流体,在管道的收缩区,速度的增加必然造成收缩区压力
- A. 增加
- B. 不变
- C. 减少
- 一个平滑流动或流线型流动里面的空气微团,接近一个低压区时
- A. 会减速
- B. 会加速
- C. 速度不变
- 飞机以一定地速逆风起飞时
- A. 滑跑距离将不变
- B. 滑跑距离将增大
- C. 滑跑距离将减小
- 使飞机获得最大下滑距离的速度是
- A. 下滑有利速度
- B. 失速速度
- C. 最大下滑速度
- 飞机的下滑角是
- A. 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
- B. 阻力与重力的夹角
- C. 升力与阻力的夹角
- 利用风可以得到飞机气动参数,其基本依据是
- A. 牛顿定理
- B. 相对性原理
- C. 连续性假设
- 当恒定角速度水平转弯时空速增加,转弯半径
- A. 减少
- B. 增加
- C. 不变
- 外侧滑转弯是由于离心力比升力的水平分量还大,把飞机向转弯的外侧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外侧滑转弯可以通过增加倾斜角修正
- B. 为维持一个给定的角速度,倾斜角必须随离心力变化
- C. 在高速飞机上对侧滑进行修正非常重要
- 飞机在对流层中匀速爬升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飞机飞行马赫数
- A. 逐渐增加
- B. 逐渐减小
- C. 保持不变
- 飞机焦点的位置
- A. 不随仰角变化而改变
- B. 随滚转角变化而改变
- C. 随仰角变化而改变
- 飞机做等速直线水平飞行时,作用在飞机上的外载荷应满足
- A. 升力等于重力,推力等于阻力,抬头力矩等于低头力矩
- B. 升力等于重力,抬头力矩等于低头力矩
- C. 升力等于重力,推力等于阻力
- 下列哪项不是飞机飞行时所受的外载荷
- A. 重力
- B. 惯性力
- C. 气动力
- 在飞机进行俯冲拉起过程中,飞机的升力
- A. 等于飞机的重量
- B. 大于飞机的重量并一直保持不变
- C. 为飞机的曲线运动提供向心力
- 飞机进行的匀速俯冲拉起飞行,则
- A. 飞行速度方向的变化是由于存在着向心力
- B. 是在平衡外载荷作用下进行的飞行
- C. 速度不发生变化
- 飞机平飞要有足够的升力来平衡飞机的重力,产生该升力所需的速度叫做
- A. 飞机平飞最大速度
- B. 飞机平飞有利速度
- C. 飞机平飞所需速度
- 飞机爬升角的大小取决于
- A. 剩余推力
- B. 飞机重量
- C. 剩余推力和飞机重量
- 飞机下滑距离
- A. 与下滑高度有关
- B. 与下滑角无关
- C. 与下滑高度无关
- 飞机离地速度越小,则
- A. 滑跑距离越长,飞机的起飞性能越好
- B. 滑跑距离越短,飞机的起飞性能越差
- C. 滑跑距离越短,飞机的起飞性能越好
- 同架同样重量的飞机
- A. 在高原机场降落比在平原机场降落需要的跑道短
- B. 在高原机场降落和在平原机场降落需要的跑道一样长
- C. 在高原机场降落比在平原机场降落需要的跑道长
- 无人机能获得平飞航时最长的速度是
- A. 飞机平飞所需速度
- B. 飞机平飞最大速度
- C. 飞机平飞有利速度
- 无人机能获得平飞航程最长的速度是
- A. 飞机平飞远航速度
- B. 飞机平飞有利速度
- C. 飞机平飞最大速度
- 飞机平飞航程的长短
- A. 决定于平飞的高度
- B. 决定于发动机小时耗油量的大小
- C. 决定于平飞可用燃油量多少
- 飞机平飞时保持等速飞行的平衡条件是
- A. 升力等于重力,推力等于重力
- B. 升力等于重力,推力等于阻力
- C. 升力等于阻力,推力等于重力
- 飞机在y方向上的“过载”是指
- A. 飞机推力与飞机阻力的比值
- B. 飞机升力与飞机重力的比值
- C. 飞机升力与飞机阻力的比值
- 对于正常布局的飞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飞机全机的焦点在机翼焦点的前面
- B. 飞机全机的焦点和机翼焦点始终重合
- C. 飞机全机的焦点在机翼焦点的后面
- 影响飞机俯仰平衡的力矩主要是
- A. 机身力矩和机翼力矩
- B. 机翼力矩和垂尾力矩
- C. 机翼力矩和水平尾翼力矩
- 飞机纵向阻尼力矩的产生主要
- A. 由水平尾翼产生的
- B. 由垂直尾翼产生的
- C. 由后掠机翼产生的
- 影响飞机方向稳定力矩的因素主要是
- A. 飞机迎角、机身和垂尾面积
- B. 飞机重心位置和飞行M数
- C. 飞机焦点位置和飞行高度
- 飞机的方向阻尼力矩主要由
- A. 机身产生
- B. 垂直尾翼产生
- C. 水平尾翼产生
- 对飞机方向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
- A. 水平尾翼
- B. 飞机的最大迎风面积
- C. 垂直尾翼
- 焦点在重心之后,向后移焦点,飞机的操纵性
- A. 操纵性减弱
- B. 操纵性增强
- C. 操纵性与此无关
-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如果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则
- A. 作用在飞机上的所有外力平衡,所有外力矩不平衡
- B. 作用在飞机上的所有外力平衡,所有外力矩也平衡
- C. 作用在飞机上的所有外力不平衡,所有外力矩平衡
- 无人机驾驶员操纵副翼时,飞行器将绕
- A. 横轴运动
- B. 纵轴运动
- C. 立轴运动
- 飞行中发现飞机非指令的时而左滚,时而右滚,同时伴随机头时而左偏,时而右偏的现象,此迹象表明
- A. 飞机进入了螺旋
- B. 飞机进入了失速
- C. 飞机进入了飘摆(荷兰滚)
- 飞机的横侧安定性有助于
- A. 使飞机保持航向
- B. 使机翼恢复到水平状态
- C. 使飞机保持迎角
- 常规布局的飞机,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的( )力矩
- A. 上仰
- B. 下俯
- C. 偏转
- 具有纵向安定性的飞机,飞机重心
- A. 位于压力中心前
- B. 与压力中心重合
- C. 位于压力中心后
- 飞机的纵向安定性有利于
- A. 防止飞机绕纵轴滚转过快
- B. 防止飞机绕立轴偏转过快
- C. 防止飞机抬头过高或低头过低
- 具有负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
- A. 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的趋势
- B. 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 C. 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 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 )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 A. 高压、低压、高脊压、低压槽
- B. 高压、低压、低脊压、低压槽
- C. 高压、低压、高脊压、高压槽
- 超短时、短时、和短期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云、能见度、风、天气现象、气温
- B. 地形、能见度、风、天气现象、气温
- C. 云、能见度、风、下垫面特征、气温
- 飞机在雨层云上飞行,飞行员发现在浓密的云层有向上突起的云塔,顶部伸展到9000米以上的高空,被强劲的空中风吹的旬马鬃似地倒向一边,他可以断定,在层状云中一定有( )
- A. 积雨云
- B. 高积云
- C. 伪卷云
- 云外绕飞雷雨时,航空器距离积雨云、浓积云夜昼间不得少于( )
- A. 5公里
- B. 10公里
- C. 15公里
- 中纬度地区对流层上界的高度通常是( )
- A. 8~9千米
- B. 10~12千米
- C. 15~17千米
- 下列关于等温层和逆温层的说法哪个正确?( )
- A. 逆温层是稳定气层,等温层是不稳定的气层。
- B. 等温层各处气温相等逆温层就是平流层。
- C. 逆温层和等温层都是稳定气层,它们都能阻抗对流的发展。
- 如果空气的实际温度低于标准温度,气压式高度表指示2000米,则实际高度( )
- A. 低于2000米
- B. 高于2000米
- C. 等于2000米
- 以海平面的高度为零。且在海平面上,大气的标准状态为( )
- A. 气温T =15℃
- B. 密度ρ =1.4450kg/m3
- C. 音速A =361m/s
- 正确答案:A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航空器必须遵守统一的飞行规则,该飞行规则应当由( )制定。- A. 民用航空局和中央军委
- B. 中央军委
- C.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我国划设了9个飞行情报区,以下哪些是?( ) - [ ] A. 沈阳、北京、上海、武汉、昆明、宁夏 - [x] B. 北京、上海、三亚、广州、乌鲁木齐、沈阳 - [ ] C. 北京、上海、沈阳、兰州、太原、昆明- 我国管制空域包括A、B、C、D四类空中交通服务空域。每一个空域都是一划定范围的三维空间,其中( )空域是中、低空管制空域,为6000m(含)以下至最低高度层以上空间。
- A. A类
- B. B类
- C. C类
- 在非管制空域内飞行,(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航空器( )飞行计划和飞行动态。
- A. 提供;申请
- B. 不提供;不用申请
- C. 不提供;申请
- 下列哪些空域是专门分配给遥控驾驶航空器运行的空域( )
- A. 融合空域
- B. 隔离空域
- C. 以上两者都可以
- 申请飞行空域原则上与其他空域水平间隔不小于( ),垂直间隔不小于( )
- A. 10km;2km
- B. 15km;5km
- C. 20km;2km
- 飞行计划申请应于北京时间多久前向所使用空域的管制单位提交飞行计划申请?( )
- A. 前一日15小时
- B. 前一日10小时
- C. 前一日8小时
- 机场基准点是表示机场( )的一个点,其坐标用经纬度表示,精确至秒。
- A. 海平线位置
- B. 水平面位置
- C. 地理位置
- 活动区是指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和滑行的部分,由( )组成。
- A. 跑道、滑行道
- B. 跑道、滑行道、停止道
- C. 跑道、滑行道、停机坪
- 机场上吹西风时,飞机起飞着陆的最好方向是( )
- A. 由西向东
- B. 由东向西
- C. 由北朝南
- 起落场一般用( )字母表示起飞、着陆方向。
- A. T
- B. Y
- C. X
- 民用空域划分为( )
①危险区; ②限制区; ③禁航区; ④空中交通服务空域; ⑤飞行情报区。- A. ①②④⑤
- B. ①②③④⑤
- C. ①②③④
- 空中交通服务空域包括( )
- A. 管制空域、非管制空域
- B. 一般空域、特殊空域
- C. 管制空域、非管制空域和特殊空域
- 下列关于我国管制空域四类空中交通服务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A类空域是高空管制空域,为6000米以上空间。
- B. C类空域是进近管制空域。
- C. B类空域是中低空管制空域,为6000米(含)以下至最低高度层以上空间。
- 任务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无人机高效、圆满地完成飞行任务其中需综合考虑无人机的
- A. 无人机的性能、到达时间、能耗、威胁以及飞行区域的约束条件
- B. 无人机的性能、到达时间、能耗、威胁
- C. 无人机的性能、到达时间、威胁以及飞行区域的约束条件
- 航迹规划是在无人机避开限制风险区域以及油耗最小的原则上,制定无人机的( )等任务过程的飞行航迹。
- A. 无人机的起飞、着陆、监测区域、返航及应急飞行
- B. 无人机的起飞、着陆、接近监视点、监测区域、离开监测点、返航
- C. 无人机的起飞、着陆、接近监视点、监测区域、离开监测点、返航及应急飞行
- 无人机任务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
①飞行环境限制;②无人机物理限制;③实时性要求;④飞行任务要求;⑤最终完成情况。- A. ①②③④⑤
- B. ①②④⑤
- C. ①②③④
- 由于无人机飞行转弯形成的弧度将受到自身飞机性能限制,它限制无人机在( )的半径范围内转弯。
- A. 特定转弯
- B. 自由转弯
- C. 拟定转弯
- ( )是指由于无人机飞行转弯形成的弧度将受到自身飞行性能限制,它限制无人机只能在特定的转弯半径范围内转弯。
- A. 最大俯仰角
- B. 最大转弯半径
- C. 最小转弯半径
- 无人机的最大俯仰角限制了航迹在垂直平面内( )的最大角度。
- A. 上升
- B. 上升、下滑
- C. 下降、下滑
- 最小航迹段长度是指限制无人机在改变飞机姿态( )必须直飞最短距离。
- A. 前
- B. 过程中
- C. 后
- 无人机在特定区域内执行任务时,需要( )对该区域地图进行校准。
- A. 每次
- B. 首次
- C. 每个起落
- 地图校准时,在命令下拉菜单中选取( )定位点作为校准点,并在对话框左侧输入这些定位点的实际地理位置信息。
- A. 2个
- B. 3个
- C. 4个
- 航线规划一般分两步:首先是飞行前( ),其次是飞行中( )
- A. 预先规划,在线规划
- B. 预先规划,实时规划
- C. 预规划,重规划
- 航线规划的内容包括( )
①出发地点;②途径地点;③目的地点的位置信息;④飞行高度和速度;⑤应急方案和处理;⑥需要到达的时间段。- A. ①②③④⑤
- B. ①②③④⑥
- C. ①②③④⑤⑥
- ( )是指综合考虑无人机系统本身的约束条件、目标任务需求和应急情况想定,合理设置地面站与无人机的配比关系,科学部署工作地域内的各种无人机地面站,制定突发情况下的无人机工作方案。
- A. 系统保障与维护预案规划
- B. 系统保障与安全措施规划
- C. 与应急预案规划
- 惯性导航的种类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 A. 捷联式惯性导航
- B. 平台式惯性导航
- C. 通道式惯性导航
- 惯性导航的优点有哪些? ①由于它是既不依赖于任何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系统,故隐蔽性好,且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 ②可全天候全时间地工作于空中、地球表面乃至水下; ③能提供位置、速度、航向和姿态角数据,所产生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而且噪声低; ④数据更新率高,短期精度和稳定性好。
- A. ①②
- B. ②④
- C. ①②③④
- 惯性导航的缺点有哪些? ①由于导航信息由积分产生,定位误差随时间而增大,长期精度差; ②每次使用之前需要较长的初始对准时间; ③设备的价格较昂贵; ④不能给出时间信息。
- A. ①③
- B. ②④
- C. ①②③④
- 《无人机飞行手册》是无人机制造商编写而由局方批准的文档,它特定于无人机的( )
- A. 型号和注册序号
- B. 编号和序列号
- C. 型号和序列号
- 每本无人机飞行手册对应( )飞机,其包含具体无人机的详细信息。
- A. 一架
- B. 两架
- C. 三架
- 《无人机飞行手册》概述部分提供基本的( )
- A. 飞行器、空速列表、控制站基本信息
- B. 飞行器、空速列表、通讯链路基本信息
- C. 飞行器、控制站、通讯链路基本信息
- 《无人机飞行手册》正常程序部分应包括( )
- A. 空速列表、通讯链路信息、详细程序部分
- B. 空速列表、检查单、详细程序部分
- C. 检查单、通讯链路信息、详细程序部分
- 为处置应急程序部分中的不同类型紧急和危急情况,应建立简洁的和可操作的( ),用以描述建议的操作和空速。
- A. 应急检查单
- B. 检查单
- C. 应急报告
- 《无人机飞行手册》性能部分内容应包括( )
- A. 无人机认证规章要求的所有信息。
- B. 制造商认为可以增强驾驶员安全地操纵无人机能力的任何额外性能信息。
- C. 无人机认证规章要求的所有信息、制造商认为可以增强驾驶员安全地操纵无人机能力的任何额外性能信息。
- 《无人机飞行手册》飞行限制部分内容只包含那些规章要求的和( )所必需的限制。
- A. 航空器平台、动力装置
- B. 动力装置、控制站和通讯链路设备运行
- C. 航空器平台、动力装置、控制站和通讯链路设备运行
- 空速限制通过( )显示在控制站软件中的空速指示器上,或者显示在控制站其他位置标牌和图表上。
- A. 色标
- B. 屏幕
- C. 标牌